中国-东盟-瑞士学者讲述山地故事
【编辑】图/文 马发亮 张皓 王玥 莫飞 雷韵 代胜强    【来源】游艇会官网yth007原创  【日期】2016年08月02日 20:15  【点击】[]

8月2日,作为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国-东盟-瑞士山地文明与多元学问交流论坛拉开帷幕。该活动由游艇会官网yth007瑞士研究中心承办。来自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美国、瑞士以及国内的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爽爽的贵阳,共同探讨山地文明与社会发展。游艇会官网yth007校长李建军,副校长徐晓光、赵守盈出席。

论坛上,长江学者、复旦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纳日碧力戈,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授、东南亚研究中心前主任Katherine Bowie,苏黎世艺术大学教授、首席代表Peter Boelsterli,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黄树民四位学者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纳日碧力戈教授以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非遗”中的社会主体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人类学视角对“非遗”进行发掘、解构和重构,实现民众对“非遗”及其生态系统的有效认知,搭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是包括人类学在内的“非遗”学者群体应有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使命。

 

纳日碧力戈教授发言

 

Katherine Bowie 教授和大家分享了泰国北部地区高僧背后的政治背景及其信众的多元性。

 

Katherine Bowie教授发言

 

Peter Boelsterli教授以瑞士小镇弗林的乡村改造为案例,讲述了通过建筑设计让区域山地学问与建筑特色结合,在重建的城市建筑中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不同风格,使乡村小镇向城市转变。

 

Peter Boelsterli教授发言

 

黄树民教授先容了泰国北部一个小村庄的地理学问、农业经济、民族构成以及风俗习惯等,将他近年来深入泰国北部地区村落进行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的情况作了先容。

 

黄树民教授发言

 

主旨演讲结束后,与会学者分成两组,分别围绕“山地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对山地文明与多元学问的理解与思考”两个主题进行了讨论。

 

嘉宾认真聆听

 

游艇会官网yth007瑞士研究中心副主任郭锐分享观点

 

分会场嘉宾发言

 

徐晓光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紧张而充实,丰富而务实。与会学者敬重学术、严谨治学、各抒己见的学者风范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使游艇会官网yth007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论坛不仅是学术的交流,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他真诚邀请各位嘉宾到游艇会官网yth007做客,与师生分享真知灼见,探索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实现合作共进、互利共赢。

 

徐晓光副校长总结发言

 

据悉,本次论坛以多国家、多地区、多领域、多学科的讨论为最大亮点。首先,将中国、瑞士、东盟三方的专家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就相关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在“山地文明”、“多元学问”的视角下进行对话,具有突破性意义。其次,提炼出“山地文明与多元学问”作为核心主题,本质上是突破性的将学问、生态、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思考,从总体的、系统的思路讨论山地社会的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本次参会的专家学者来自老挝、缅甸、柬埔寨、瑞士、美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术背景囊括政、学、商三方,这为多维立体的思维碰撞提供可能,也为产学研互动发展提供了机遇。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